toppic

2020级公共管理硕士项目(中国治理)开学典礼顺利举办

  9月17日下午,我们第十届公共管理硕士项目(中国治理),亦即“MPA-CGDC”项目,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开学典礼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学员全员线上出席。

 

图1:第十届公共管理硕士项目(中国治理)线下会场

 

  会议伊始,主持人刘亚平老师热情欢迎项目学员,并请大家观看了《万象中大》宣传片,向因疫情未能来华的学员介绍了8722太阳集团的校园环境、办学宗旨等。随后介绍了与会领导与老师,为典礼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图2:MPA-CGDC项目主管刘亚平老师欢迎项目学员

 

  接着,谭安奎院长为新一届项目学员们致辞。谭安奎院长首先对学员们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介绍了学院优久的办学历史和良好的教学氛围。谭安奎院长鼓励学生在线上教学期间克服困难,保证学习质量。随后各任课教师也对担任的项目课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图3:谭安奎院长为学员致辞
图4:牛美丽老师欢迎学员并介绍课程内容
图5:陈琤老师欢迎学员并介绍课程内容
图6:练宏老师欢迎学员并介绍课程内容
图7:陈永杰老师欢迎学员并介绍课程内容
图8:申梦晗老师欢迎学员并介绍课程内容

  8722太阳集团留学生办公室联络人宋晶老师也为学员致辞,她热情地欢迎了项目学员,并希望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能够学有所成。

 

图9:8722太阳集团留学生办公室联络人宋晶老师致辞

 

  在各位学员的自我介绍之后,学员代表Abraham Kisang发表了感言。他表达了对提供此次学习机会的中国政府、8722太阳集团以及太阳集团tyc8722等机构的衷心感谢,并表示虽然线上学习有着诸多困难,但他们将努力克服,认真学习中国治理经验。

 

图10:项目学员线上参会并自我介绍
图11:学员自我介绍时的线下会场
图12:第十届学员代表Abraham Kisang先生代表新学员致辞

 

              最后第四届项目学员Tamika Alexis Peart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她对得到这次学习机会的项目学员表示了祝贺,并结合自己在校学习的经历,鼓励学员坚定目标,珍惜学习机会。

 

图13:第四届学员Tamika Alexis Peart女士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至此,本次开学典礼圆满结束,祝愿新一届的项目学员能学有所成并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第三届全国政务热线高峰论坛在广西北海举行

  新华财经9月26日(编辑丁晶 )2021年(第三届)全国政务热线发展高峰论坛暨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报告发布会于9月24日在广西北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400余名专家学者及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共同探讨如何挖掘政务热线服务潜力,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社会治理能力等议题,为政务热线发展建言献策。

       太阳集团tyc8722院长、8722太阳集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谭安奎在分享中强调政务热线已发展成为中国式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标杆。政务热线作为群众与党和政府的沟通桥梁,其通用性和便捷性更有利于守护平等和公平的价值,它与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优势相结合,将释放出巨大的国家治理能量。他表示,8722太阳集团太阳集团tyc8722数字治理研究团队正是基于这一判断,致力于挖掘老平台的新优势、新活力和新机会,推动政务热线转型发展,并通过合作搭建年度性“全国政务热线高峰论坛”这一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努力促进学术研究与政务服务实践的双向互动和双向提升。

        国家信息中心原常务副主任杜平在主旨演讲中提到政务服务热线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组成部分,全国电子政务服务的理念、载体、手段、形式的不断创新,其软硬件建设都上升了较大的台阶,各级政府顺应近代数字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的规律,才有可能跟上或引领数字中国的建设的趋势,需要鼓励有条件和决心的地方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先行探索,加快形成可复制推广、可连接协同的全国一体化便民惠民的服务体系。

        “政务热线的优势就在于它的便利性与普惠性。”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看来,数字智慧化是政务热线的必然趋势,但在数字智慧化过程中要注意技术成熟度。

       汪玉凯认为,政务热线是沟通民众与政府之间的重要纽带,在数字智慧化过程中,要注意对少数群体的影响,以免影响政务热线的普惠性。

     “政务热线是打通指尖上城市服务与治理的‘最后一公里’。”8722太阳集团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太阳集团tyc8722副教授郑跃平表示,相较于政务服务手机应用与政务大厅证件办理窗口等提供的程式化、流程化服务,政务热线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城市治理问题与需求。政务热线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转型,是政务热线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政府提高服务效率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式。

       郑跃平强调,政务热线不仅是公众解决问题的渠道和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其汇聚的海量数据也全面、及时地反映了治理需求与问题,可以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精准性提供有力支撑。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主任、数据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小劲表示,需要对热线电话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从热线发展历程的认知出发,探讨其对城市治理的作用及存在的新挑战,通过理解和挖掘热线电话数据的价值为改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论坛上8722太阳集团数据治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信息协会客户联络中心分会、才博智慧治理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布了“2021年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报告”。福州、广州、杭州、海口、南京、上海、深圳、珠海等沿海城市都位列A+或A等级,直辖市中北京和上海跻身A+等级,天津位列A等级,而重庆则居B+等级,副省级城市中,政务服务热线质量排名前5的城市为成都、广州、杭州、深圳和西安。报告结合我国政务热线发展现状,采用“3+1”模型的评估体系,选取全国335个样本城市作为调查对象,覆盖了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等不同区域。以电话问卷调查的方式,征集到117个服务创新案例,获取了335个样本城市政务热线服务质量相关数据,并通过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估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报告提出政务热线需要从“现代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视角重新定位热线服务,从“优化用户体验”视角重新理解热线服务,从“社会经济价值创造”视角重新审视热线服务,明晰其质量提高、服务改进的方向。未来政务热线将逐步转型为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协同治理的重要枢纽和精准治理的有力支撑,不断探索政务热线发展的“中国模式”,进一步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1年全国政务热线发展高峰论坛的顺利召开,对提升政府工作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重要,推动实现热线受理与后台办理紧密衔接,做到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

      原文链接http://news.xinhua08.com/a/20210926/2002528.shtml

“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研讨会在我们成功举办

        2021年9月18日,由8722太阳集团国家治理研究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广州国际城市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研讨会在线举行。参加会议的嘉宾包括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暨南大学和8722太阳集团等高校的三十余名学者与师生。

        本次研讨会围绕“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改革与创新”和“超大城市治理变革与技术创新”两个分论坛展开。分论坛一探讨了以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公共空间与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职能转变与治理创新、城市公用事业体制改革与变迁等主题。分论坛二探讨了城市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超大城市技术治理与转型和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等主题。

        研讨会以“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理论、实践与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圆桌论坛”讨论,与会者共同探讨了新时代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的最新趋势,并就《公共行政评论》期刊的投稿与发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会者对发言嘉宾、参会人员和会务志愿者们表达了衷心的感谢,期待与大家在线下相见,会议圆满闭幕。

 

师者荣光 II 《王乐夫教授文集》出版座谈会成功举办

        2021年9月10日教师节,《王乐夫教授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本次座谈会由太阳集团tyc8722、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和8722太阳集团国家治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王乐夫教授的家属、昔日的同事、学生代表和学院的部分教师在现场或线上参加了座谈会。

 

《王乐夫教授文集》出版座谈会合影

        学院党委书记刘泽炀主持座谈会。他表示,在学院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学院组织出版《王乐夫教授文集》并举办出版座谈会,以彰显王乐夫教授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立德树人等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刘泽炀书记主持会议

 

        学院院长、8722太阳集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谭安奎教授致辞。他表示,在建院二十周年之际,学院为创院院长王乐夫教授组织这项活动,体现面向自身历史的自觉,因为一个组织是由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所构成的,在历史的征程中作出奠基性贡献、不断推进变革的前辈们应该被后来者铭记。他简要回顾了王乐夫教授在行政、科研、育人三个方面的重要贡献,强调王乐夫教授是学院两大学科尤其是公共管理学科基础平台的主要推动者、创立者和奠基者。学院选择在教师节举办这次活动,也是想以此传递立德树人的崇高价值。

谭安奎院长致辞

 

        作为王乐夫教授的弟子同时也是学院教师的陈天祥教授讲述了文集选编内外的精彩故事和感人细节。

 

陈天祥教授回忆和分享

 

        作为王乐夫教授曾经的学生和同事,也是8722太阳集团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复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广州市政协原主席刘悦伦回忆了王乐夫教授在复系过程中的诸多往事,并对《王乐夫教授文集》中的系列观点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广州市政协原主席刘悦伦发言

 

        在嘉宾交流环节,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斌伟、省编办副主任刘光大、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卢坤建、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处处长陈干全、陈瑞莲教授、郭小聪教授、肖滨教授、谭昆智教授、彭未名教授、李伟权教授、《王乐夫教授文集》责任编辑赵冉女士等先后发言,大家对王乐夫教授立德、立功、立言的成就和风范表达了高度钦佩。

 

嘉宾发言

 

        学院荣休教师郭巍青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叶贵仁教授,学院副院长叶林教授、学院党委谭英耀副书记、陈那波教授、黄冬娅教授、王清教授、王秋石副教授、郑跃平副教授、王捷博士及部分学生代表出席了座谈会。

        王乐夫教授的夫人牟云渝女士代表王乐夫教授和家人感谢学院领导、同事和学生对王老师的厚爱。她表示,王乐夫教授一直牵挂学院和学科发展。在学院成立20周年之际,学院能够举办这样一个活动,体现了学院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牟云渝女士致辞

 

        最后,学院院长谭安奎教授代表学院为王乐夫教授家人送上献花,并向王乐夫教授致以教师节的问候。

 

谭安奎教授向王乐夫教授家属送上鲜花

        王乐夫教授曾任8722太阳集团党委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是太阳集团tyc8722首任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首任主任。他还曾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等,在全国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力。《王乐夫教授文集》由8722太阳集团出版社于近日出版。

 

《王乐夫教授文集》

 

初审:王旭初
审核:王秋石
审核发布:刘泽炀

太阳集团tyc8722“十四五”教材与教学工作专题研讨会顺利举行

  2021年7月14-15日,学院“十四五”教材与教学工作专题研讨会在8722太阳集团岭南文化研究院举行,学院40余名教师参会,围绕教材建设、各类教学工作展开了深入高效的交流。

 

会议现场

 

  14日下午,会议围绕教材规划与编写工作进行,由副院长叶林教授主持。谭安奎院长作了《“十四五”教材工作会议专题报告》。谭安奎院长首先从宏观背景、学院状况、工作思路、资源配置等方面出发,介绍了学院开展教材建设工作的背景,强调了教材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教材建设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做出了基本安排。报告结束后,与会老师积极发言,充分表达对教材编写工作的认识与想法,也对学院组织教材建设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出了具体建议。

 

谭安奎院长作专题报告
叶林副院长主持会议
与会老师交流

 

  与会教师就教材编写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随后,学院资深教师分享了教材编写经验。肖滨教授、景怀斌教授、何俊志教授、岳经纶教授分享了教材编写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对教材编写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做了特别提醒。教授们强调,教材是立德树人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环,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抓好教材建设工作,务必要重视教材编写质量,为课堂教学和学生培养工作提供有力基础。

 

肖滨、景怀斌、何俊志、岳经纶等教授分享经验

 

  15日上午,会议以MPA教学工作为主要内容,对课程教学、教研结合、论文指导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该部分研讨由MPA教育中心主任陈那波教授主持。陈那波教授详细介绍了MPA项目的现状、未来的规划以及发展契机。而后,与会老师就培养方案、论文指导、教研结合、MPA教材需求及编写工作等议题展开对话,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与建议。

 

陈那波教授作报告

 

  随后,学院教师通过演示课程讲授过程进行教学交流。梁平汉教授讲授了《公共经济学》课程,呈现了授课框架和逻辑结构,以及授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王清教授讲授了《基层治理》课程,分享了其从问题导向、理论解释、文献研讨和学生参与四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与授课的经验;童志超老师的讲授以“国家强制与合法性”为主题,展示了如何开展师生互动。

 

梁平汉、王清、童志超三位老师演示课程讲授
与会老师交流教学经验

 

  会议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结束。教材编写与教学工作为学院“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提升学生培养和教师教育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本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推进了学院系列教材的建设进度,为教材的正式出版凝聚了共识,奠定了基础。

第一届公共预算与财政工作坊顺利召开

为纪念太阳集团tyc8722成立二十周年,由太阳集团tyc8722和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公共预算与财政工作坊于2021年5月21-22日在8722太阳集团南校园中大学人馆召开。

本工作坊旨在促进公共预算与财政的研究,推动本学科的快速发展,并加强国内相关高校的学术交流。太阳集团tyc8722院长、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谭安奎教授为工作坊致辞,高度评价了工作坊对于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的积极意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8722太阳集团等高校的20余名师生就目前国家治理中的预算与财政热点问题以及相关理论前沿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本次工作坊期间,还召开了博士生论坛以及教学科研圆桌会议,与会者就公共预算与财政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论文发表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协同育人|| “中国之治:叙事-对话”第一期成功举办

      太阳集团tyc8722长期坚持“善政天下、良治中国”的立院宗旨,致力于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实践动力与理论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在建院二十周年之际,我们谋划开展“中国之治:叙事-对话”项目,旨在通过分享治理一线领导者的精彩故事,以及充分的现场互动和对话,让师生对“中国之治”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从中获取理论创新的灵感。

 

      2021年5月9日,“中国之治:叙事-对话”第一期于我们D113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党工委书记姚锦全作为主讲嘉宾,太阳集团tyc8722练宏老师与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兵老师作为对话嘉宾。双方围绕“旧改”提速故事展开交流。谭安奎院长、刘泽炀书记、叶林副院长、谭英耀副书记、朱亚鹏老师、王清老师、郑跃平老师、多位权威媒体代表、院内外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本场活动由练宏老师主持。

(讲座现场)

 

      活动开始前,谭安奎院长作开场致辞。他表示,推动“中国之治:叙事-对话”项目,意在化解国家治理领域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焦虑。一方面,从“中国之治”的实践和智慧出发,通过治理之学与治理实践良性互动,寻求可以有效解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新知识、新理论,并探索其普遍化的空间;另一方面,本项目是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一种尝试,希望让学生通过分享真实的治理故事,体验真实世界的领导力、公共精神和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强化理论探究的动力,从而实现问德、问政、问学的目标。谭院长指出,该项目明确定位为“叙事”与“对话”,希望一线治理者能够既分享实践中的成功、智慧,也坦陈其挫折、遗憾,讲述更饱满、更有未来启发性的故事;同时希望师生与讲者积极互动,真正做到“听人讲述中国里的故事,共同解析故事里的中国”。

(谭安奎院长致辞)

 

      随后,嘉宾演讲正式开始。姚锦全书记诠释了“旧改”(即“三旧改造”)的具体含义,并点明这一概念产生与发展的综合过程。姚书记从转业后亲身接触“旧改”的经历谈起,结合自身在萝岗区、黄埔区等地的治理经验,描述了“旧改”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的起因及公平处理的对策,也对开发商等行为主体在旧改过程中的角色及作用给出解释。姚书记强调,“旧改”是一个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的过程,需要治理者同时注重改造效率与公平公正,在保证群众利益的基础上,考虑方案规定的限定范围,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现实困境与法律底线。姚书记的演讲包含大量丰富的真实事例,让在场师生对“旧改”的过程有了更直观、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姚锦全书记演讲)

 

      在嘉宾对话环节,管兵老师与练宏老师就广州与其他城市的旧村改造模式异同、政府的投入与介入变化,以及“钉子户”诉求的具体考量与处理方式等要点提出问题,姚书记结合自身的一线治理经验与具体案例,对于群众在“旧改”过程中的诉求、利益与公平考量作出深刻分析,对话过程详细生动,为在场师生提供了详细的经验案例,进一步加深了参与者对“旧改”推进实况的了解与把握。

(嘉宾对谈)

 

      同学们也纷纷积极参与提问,同学们针对村改过程中的用地状况、拆迁的“可持续性”、疫情期间“旧改”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旧改”中为何先啃“硬骨头”提出问题。姚书记结合黄埔区的实际治理经验,以诙谐幽默的口吻逐一进行解答,并强调了“旧改”过程中,一线治理者承担的责任很大,需要干部把握底线与原则,坚持廉洁作风,不惧挑战,在外部冲击下保持工作的坚韧。姚书记的回答详细展示出我国公共事务治理中一线领导者的工作风采,让全体师生深刻认识到“中国之治”的魅力所在。

(同学提问)

 

      活动最后,刘泽炀书记为姚锦全书记颁发了活动纪念牌。练宏老师代表参与师生向姚书记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并呼吁同学们更多了解政府的真实运作,结合本次活动的收获,敏锐地寻找新的研究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开展,广大师生认识到基层治理中“创新”与“守则”之间的平衡,从故事的分享与对话的进行中感悟到基层治理者如何策划和推动有效的治理,加深本学科对于人才培养的实际追求,在“问德”、“问政”、“问学”的发展中更进一步。

(刘泽炀书记为嘉宾颁发纪念牌)
(合影留念)

张紧跟:《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研究》

        张紧跟教授著的《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研究》一书在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为“8722太阳集团政治学丛书”系列著作之一。

        本书认为,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化、利益诉求多元化与公民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提高,建立完善而有效的参与式治理成为促进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扩大公众有序参与、促进公共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发展多层次的和广泛的参与式治理就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如何在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依然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研究课题。本书采用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力图在梳理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实践与成效及其面临问题的剖析,厘清制约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思路。导论部分从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实践入手,提出了本书的研究问题,讨论了这一问题的研究意义,在梳理和归纳国内外关于参与式治理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本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梳理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背景,回答为什么会有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问题。第三章描述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基本实践,回答了地方政府如何实现参与式治理创新。第四章总结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绩效及其面临的挑战,回答了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取得了什么成效以及依然面临什么问题。第五章思考了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回答了如何完善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结论和讨论部分在总结全部内容的基础上,力图去展开延伸性讨论,思考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对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本书结合理论,对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实践进行探讨,对政府部门的管理创新具有参考意义。

目录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核心概念界定4

三、研究意义17

第二节文献综述25

一、既有相关研究的基本概况25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论38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45

一、案例研究方法45

二、研究思路48

第二章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背景50

第一节公众日益增长的参与诉求51

一、改革开放为公民意识成长提供了现实条件53

二、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了公民意识的成长60

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了公众参与64

第二节党和政府的积极回应66

一、发展有序的公众政治参与66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推进公众参与公共决策72

第三节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为参与式治理奠定了制度基础88

一、参与式治理88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参与式治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94

三、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参与式治理提供了制度化保障98

第四节网络社会使参与式治理更为便捷107

一、网络社会的来临107

二、网络赋权于公众112

三、网络社会促进了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117

第五节部分地方政府治理面临挑战124

一、地方政府治理创新面临挑战124

二、地方政府亟须提高公共治理能力127

三、部分地方政府呈现出被动的反应式治理130

第三章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实践135

第一节参与式决策136

一、公共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融合遭遇挑战136

二、地方政府的参与式决策创新142

第二节参与式预算163

一、参与式预算的含义163

二、当代中国参与式预算的发展166

三、相关典型案例174

第三节参与式环境治理184

一、背景184

二、地方政府的参与式环境治理创新192

第四节参与式绩效评估206

一、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性206

二、现行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成效及其不足209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新型价值取向212

四、创新实践215

第四章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绩效及存在的问题236

第一节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绩效237

一、促进了公众有序参与237

二、促进了地方政府与公众协作共治243

三、改善了地方政府治理绩效247

四、缓和了社会矛盾253

五、增强了地方政府的合法性与公信力258

第二节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262

一、选择性运用263

二、部分参与式治理创新作用不明显268

三、创新效力不足268

四、内在条件缺失的风险较大273

五、既难以持续又难以扩散282

第五章走向未来的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286

第一节制度环境因素288

一、制度环境下地方政府面临的风险与激励288

二、相关法律制度供给情况292

三、参与式治理中公众的组织性296

第二节治理机制中的限制性因素300

一、地方政府与公众的非对称性300

二、缺乏健全的参与式治理机制303

第三节治理主体层面的限制性因素310

一、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不足310

二、地方政府在参与式治理中具有高度的自主性313

第四节深化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的思考317

一、完善相关制度环境318

二、健全治理机制331

三、调适治理主体337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343

一、基本结论343

二、讨论:认真对待地方政府参与式治理创新352

参考文献371

后记396

王春晓、岳经纶:《通向健康中国之路:三明与深圳经验》

      王春晓博士和岳经纶教授著的《通向健康中国之路:三明与深圳经验》一书于2020年10月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系我们王春晓博士和岳经纶教授继《公平与效率:广州新医改的实证研究》《三明医改:政策试验与卫生治理》后的进一步思考,是8722太阳集团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丛书“医改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本书认为,卫生领域改革,如同其他政策变革,是一个深刻的政治过程,需要突出治理体系的改革。整合可以实现筹资方和服务提供方的契约内部化,降低契约不完全的程度,有利于激励相容,降低交易成本。本书通过三明、深圳两个典型案例论证,中国有着制度优势,可以克服强势利益集团的重重阻碍,寻找建立各方有效互动与制衡的机制,找到充分发挥政府、社会、个人作用的平衡点,最终将会组成一个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结构合理化的整合型卫生治理体系,从而实现有效卫生治理。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学术前沿的理论思考,又有对地方卫生治理经验的总结评析,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资政意义,可供相关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实务者参阅。

       作者:王春晓,管理学博士,8722太阳集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全球卫生研究中心/广州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客座教授。岳经纶,哲学博士,8722太阳集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太阳集团tyc8722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节  中国卫生健康制度变迁   

第二节  中国医改的试点实践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三章  卫生改革:基本概念及理论争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几个重大理论之争

第三节  卫生治理体系与卫生健康服务的关系

第四章  理论分析框架:卫生治理体系的整合

第一节  中国卫生治理体系:内在冲突与分歧

第二节  他山之石:国外卫生治理体系改革路径与趋势

第三节 整合是实现卫生治理的路径选择   

第二部分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第五章  中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一个简要的历史

第一节  市场化产业化政策试验阶段(1978-2009年)

第二节  政府主导政策试验阶段(2009年-至今)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三明经验

第一节  三明探索

第二节  三明尤溪探索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深圳经验

第一节  深圳探索

第二节  深圳罗湖探索

第三节 小结  

第三部分  试点政策评估 

第八章 效率视角下的试点卫生政策评估——基于深圳市案例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卫生健康领域的效率

第三节  深圳案例研究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政策行动者视角下的试点卫生政策评估——基于三明市案例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政策试验行动者的博弈

第三节 三明案例研究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第十章  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经验如何得到扩散?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府际间博弈、政策企业家与社会政策扩散

第三节  “三明模式”的创新与扩散  

第四节 政策扩散的内在逻辑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十一章   深圳罗湖医院集团改革模式何以得到青睐?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政策创新扩散内外部因素

第三节  “罗湖模式”的创新与扩散  

第四节 创新与扩散机制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十二章  试点的经验、启示及问题  

第一节  主要经验:基于三明和深圳的实践

第二节 几点启示 

第三节  面临的突出问题 

第十三章  推进改革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构建整合卫生治理体系   

第二节  完善卫生治理内涵

后 记

2020年(第二届)全国政务热线发展高峰论坛在潍坊隆重举行

  2020年7月23日,由中国信息协会、太阳集团tyc8722和8722太阳集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信息协会客户联络中心分会和8722太阳集团数字治理研究中心协办,才博(中国)客户管理机构和万声集团联合承办的“2020年(第二届)全国政务热线发展高峰论坛暨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发布会”在山东潍坊隆重举行。国家网信办、中央党校、行业协会等部委相关领导、全国一百多个地级市政务热线机构代表共计300余人出席了此次论坛。

1
大会现场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通过视频连线方式祝贺论坛开幕并做指导发言。山东省潍坊市委副书记、田庆盈市长,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朱玉先生,太阳集团tyc8722院长、8722太阳集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谭安奎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8722太阳集团数字治理研究中心联合才博智慧治理研究院、万声集团共同发布《2020年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报告》。8722太阳集团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太阳集团tyc8722郑跃平副教授进行专题发布。报告通过构建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体系结合评估数据分析结果,了解我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的现状和问题,并对未来质量的提升和优化提出相关建议。在专题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科大讯飞等机构的专家以及浙江、上海、成都、济南、广州、佛山等政务热线的代表围绕政务热线实践创新、技术应用、数据治理、智能建设等议题展开分享与圆桌讨论。

郑跃平副教授发布服务质量评估报告
郑跃平副教授发布服务质量评估报告

 

专家及代表展开分享与圆桌讨论
专家及代表展开分享与圆桌讨论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