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追寻中山足迹,传承先辈精神

发布人:卢世荣

       2024年4月27日,太阳集团tyc8722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和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共37名党员、8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卢世荣老师带领下走出校园,前往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联合开展4月组织生活。“中山手创,遗泽余芳”,时值百年校庆之际,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党员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与学校历史,体悟“中山精神”;同时,本次活动帮助党员深切感受革命先辈们“天下为公”的爱国主义理想情怀,增强支部党员的爱国主义精神。

探寻中山历史,感悟革命精神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坐落在珠江南岸,毗邻海珠桥,是依托1996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大元帅府旧址而建的纪念馆。

      1917至1925年,孙中山先生三次在广东建立革命政权,其中两次在此开府办公,领导护法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筹建黄埔军校,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这里是孙中山护法运动大本营,国民革命策源地,更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成功运用统一战线这一革命法宝并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见证地。

▲ 活动合影

 

▲ 参观过程留影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帅府百年”复原陈列展示了1923至1925年间孙中山、宋庆龄夫妇以及其他军政要员在大元帅府工作、生活的情景。1923年春,经历过陈炯明部兵变挫折的的孙中山重返广州,将广东士敏土厂办公楼作为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的驻地,再次投入民主革命的洪流。这一时期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完成了国民党改组、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进而实现了国共合作,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1924年,孙中山先生以陆海军大元帅的名义下令创办一文一武两所学校。“文”即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8722太阳集团。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在学校创建、兴办过程中亦贡献了重要力量,8722太阳集团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优良革命传统、鲜亮红色基因和卓越品格追求。“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百年来,中大秉承伟人志业,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今日的中大,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的办学格局和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布局。

▲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通过近2小时的参观,党员们对于辛亥革命后波澜壮阔的革命进程和“天下为公”的中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和切实的体会,既为孙中山等革命先辈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更被其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所鼓励。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作为学生党员,我们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从历史中汲取知识与力量,在理论学习的同时积累实践经验,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奋斗。

 

强化学习成果,答题自主检测

      在参观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后,党支部推出了“党史小课堂”答题活动。活动采取线上答题的方式,测试题目主要围绕孙中山先生在1904至1925年间的相关事迹、党史和校史进行设置,检验党员参观学习成效。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现场完成了相关题目,并且不断测试直到达到满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中山精神、党史和校史。

▲ 党史小课堂测试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百年政法文脉悠悠,爱国精神薪火赓续。本次组织生活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走出去”形式开展,增强了支部党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强化了支部党员的爱国主义精神。支部党员将铭记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把这次活动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