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姓名:王清

系别:政治科学系

职称:教授、博导

学位及授予单位:博士,北京大学

电子邮箱:jencyqing@163.com(常用)

                 wangq75@mail.sysu.edu.cn

研究领域

中国政治;地方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

工作经历

2009.9-2011.10    8722太阳集团太阳集团tyc8722(师资)博士后、讲师

2011.11-2012.6    8722太阳集团太阳集团tyc8722讲师

2012.7-2018.12    8722太阳集团太阳集团tyc8722副教授

2019.1 至今           8722太阳集团太阳集团tyc8722教授

学术兼职

8722太阳集团太阳集团tyc8722 院长助理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研究员

全国信访高等教育联盟 副秘书长

《信访与治理研究》编委

主讲课程

中国政府与政治、西方政治制度(本科生)

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专题研究(全日制研究生)

基层治理、国内政府间关系(MPA)

科研成果

(一)国家建设与党政体制

      1. 将国家带回来:地方政府行为变化的新解释,《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7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6期,转载。

      2.王清、严泽鹏:反向嵌入与资源扩展:社会组织党建的机制分析,《理论与改革》2024年第2期。

      3.王清、严泽鹏:压力传导: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有效执行的机制研究,《行政论坛》2023年第4期。

      4.王清、刘玲斐:政党主导型的国家政权建设研究——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逻辑分析,《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2023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23年第4期,全文转载。

      5.王清、刘子丹:统领式改革:新时代党政体制的结构功能分析,《政治学研究》2022年第3期。

     6.王清、刘海超:国家建设视角下“调解优先”的形成逻辑——基于珠三角地区D镇的案例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年第3期;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22年第9期,全文转载。

      7.王清、刘子丹:群众路线:理论脉络与争鸣,《北大政治学评论》2021年第10辑。

      8.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中国政治学会2018年年会综述,《政治学研究》2019年第2期;

      9.公共协商:偏好强度问题的解决机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新华文摘》2010年第18期,论点摘编。

     10.日本政党模式下的公共决策过程分析,北京大学现代日本研究中心编,《未名日本论丛》,第一辑,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

     11.论政党模式与政府创新的限度—— 一种比较分析的视角,《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3期;
《新华文摘》2007年第18期,论点摘编;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4期,论点摘编;
《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2.论偏好强度问题及其对多数原则的挑战,《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3.多数暴政新解,《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3期;

     14.多数原则的限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期,
《新华文摘》,2005年第15期,论点摘编。

     15.周仲秋、王清:“多数原则新解”,《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第二作者;

       《新华文摘》,2004年第24期,论点摘编。

 

(二)地方政府治理:部门互动与政府过程系列

  1. 专著《户籍改革中的政府行为逻辑:基于地方案例的比较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
    反响:
    (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2)学术书评:《政府行为偏好与约束机制的政治学解释:评<户籍改革中的政府行为逻辑:基于地方案例的比较研究>》,《公共行政评论》2018年第4期;
    (3)学术书评《户籍改革中的政府行为逻辑》,载于《南方都市报》网络版,奥一网,2017年11月7日。
    (4)媒体报道:《广东学者出版学术专著聚焦户籍改革中的政府行为逻辑》,载于中国新闻网2017年7月31日;(5)广东社会科学年鉴(2017-2018年合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44-149页。
  2. 模糊的属地化管理: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解释——以流动人口服务供给为例,《探索》2021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21年第9期,全文转载;
  3. 从有效治理到双重逻辑:中国基层治理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论丛》(The Korea 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2020年第1期,第一作者。
  4. 基层干部负荷沉重的治理机制,《人民论坛》2019.12;
  5. 政府部门间为何合作:政绩共容体的分析框架,《中国行政管理》2018年第7期;
  6. 中国的非正式政治:理论视角与争鸣,《8722太阳集团学报》2017年第4期;
  7. 行政执法中的部门博弈:一项类型学分析,《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3期;
  8. 从权宜之计到行政吸纳:地方政府回应社会方式的转型,《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第6期;
    《公共行政》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15年第9期,全文转载;
  9. 超越地方发展型政府:理论框架与经验分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0.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书稿章节),收录于《地方政府管理》第12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三)地方政府治理:户籍改革与政府行为系列

  1. 专著《利益分化与制度变迁:当代中国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反响:
    (1)广东省2012-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
    (2)2014年被北大出版社第二次印刷;
    (3)收录于《广东社会科学年鉴》(2012、2013年合卷))。
  2.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碎片化: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例,《学术研究》2015年第4期;
  3. 从发展型改革到兼顾型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的转型,《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体制改革》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1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5年第6期,专题论文转载;
  4. 地方财政视角下的制度变迁路径分析——以当代中国城市户籍制度为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公共行政》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11年第8期,全文转载;
  5. 政策工具创新:从强制到许可,《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3期;
  6. 从强制许可到条件许可:当代中国城市户口迁移许可制变迁分析,《东南学术》2010年第3期;
  7. 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研究:一个基于研究视角的文献综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1期;
  8. 集体无意识行动与制度变迁,《岭南学刊》2009年第6期;
  9. 王浦劬、王清:制度变迁模式新析:利益均衡与制度替代——以当代中国城市户籍制度变迁为验证,《澳门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二作者。

(四)社会治理创新

  1. 促进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良性互动,《人民日报》2023年4月26日。
  2. 王清、刘海超:中心工作下沉:基层治理结构的重组及后果,《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2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3. 靶向施策纠治基层形式主义,《南方日报》2024年1月23日。
  4. 正确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南方网,2023年6月26日。
  5. 中国的社会组织党建:策略与回应,《成均中国摘要》(韩文期刊),总第69期,2023;
  6. 王清、刘子丹:超越权力观与权利观:风险治理理论的转型,《学习论坛》2022年第3期;
  7. 王清、张楠:虚拟连接:社会组织为何组织化——来自经济发达A区的个案研究,《治理研究》2022年第4期
  8. 通过项目进行动员:基层治理的策略与影响,《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9. 项目撮合:项目制的新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
  10. 从行政控制、行政治理到政治引领:国家推动社会组织发展40年,《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
    《学术界》2019年第7期,论点摘编;
  11. 项目制与社会组织服务供给困境: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第4期;
  12. 共生式发展:一种新的国家和社会关系,《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5期;
  13. 项目制、常规制与混合制:对政府购买服务中横向部门差异的分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新华文摘》2017年第7期,论点摘编;
  14. 依附式协作供给: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创新——以X街道办为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5.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创新研究,《科学决策》,2010年第4期;
  16. 党政主导、部门化管理、单向度依赖——深圳西乡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6月17日;
  17. 论公平与效率的互补关系——以相对剥夺感与企业生产率作为置换变量的分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8.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方式》(第五章)、《发展和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基本方式》(第八章),收录于王浦劬、郝秋笛(Jude Howell):《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发展研究:基于中英经验的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19. 《让社会自转起来》(第八章)收录于燕继荣:《新时代国家治理变革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

 

(五)译作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第五版),与燕继荣 等合译,第三译者,翻译第9、10、11、12、13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奖励

一、科研奖励

  1. 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9年;
  2. 国家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课题 优秀奖,2010年。
  3.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全国博士后学术征文三等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2011年;
  4.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第八批培养对象(校级),8722太阳集团,2014年;
  5.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2015年;
  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19年。

二、教学奖励

  1. 8722太阳集团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二等奖,8722太阳集团,2011年;
  2. 8722太阳集团本科教学学生评教优秀奖(7次),8722太阳集团,2013-2019,包括:
    西方政治制度,专业必修课学生评教(本科生),全校第一,2013;
    中国政府与政治,专业必修课学生评教(本科生),全校第一,2019;
  3. 8722太阳集团优秀学生导师,8722太阳集团,2014年;
  4. 中国政府与政治,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2020;
  5. 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2021
  6. 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023;
  7. 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24.

科研课题 

一、主持的科研课题

(一)国家项目

  1. 我国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不同路径比较分析(11CZZ040),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1-2017,已结项;
  2.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治思想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重大项目(专项项目)(16ZZD022),子课题三: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治理主体研究,子课题主持人,2016-2019,已结项;
  3. 地方党政机关合署试点运行的追踪比较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8-2021,已结项.
  4. 中国共产党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整合机制比较研究(23AZZ00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23-2026。

(二)省部级项目

  1. 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08年“通用汽车•中国发展研究青年奖学金”项目:“当代中国政府社会性管制制度变迁模式研究”,已结项;
  2. 主持北京市科委2007年“博士生论文资助专项”基金项目:“中国城市户籍制度变迁模式研究”,项目号ZZ0703,已结项;
  3. 当代中国政府社会性管制制度变迁研究——以当代中国城市户籍制度变迁为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十七批面上资助项目,2010年,已结项;
  4. 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功能、困境与对策研究,国家民政部,2010年,已结项,结项成果被评定为优秀;
  5.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研究,国家民政部,2015年,已结项;
  6.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与治理创新,广东省委宣传部,2021-2023,已结项,优秀。

(三)市级项目

    1.国家建设进程中的地方治理研究,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课题,2020-2021,已结项;

    2. 广州市来穗人员和外国人服务供给中的部门协同研究,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6-2018,已结项,结项成果被评定为优秀。

(四)其他项目

  1. 城市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模式研究——以G省S市为例,8722太阳集团青年教师起步资助计划,8722太阳集团,2009年,已结项;
  2. S市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模式研究,中国公共行政精品培育专项项目,太阳集团tyc8722,2009年,已结项;
  3.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持续性研究,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8722太阳集团青年教师培育项目,2012年,已结项;
  4. 强动员与弱动员:地方政府社会动员的区域差异及其解释,8722太阳集团青年教师重点培育项目,2019-2022,已结项。

二、主持的教改课题

    1. 实践教学在《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中的应用,8722太阳集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1年;

    2. 中国政府与政治虚拟教研室,广东省本科质量工程,2022;

三、参与的科研课题

  1. 参与国家教育部学科蓝皮书系列丛书《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之《政治学卷》写作,负责撰写政府理论研究的7个专题;
  2. 参与国家教育部《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7》、《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6》中政治学科学术发展内容的研究和专题撰写;
  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案例研究,世界银行与国家民政部,2009—2010。
  4. 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管理改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项目号04&ZD15,负责子课题: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社会管制制度改革;
  5.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战略、路径与对策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重大项目(12&ZD040),负责子课题“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2012-2017年。

四、横向课题

  1. 东莞市莞城区社会建设发展规划,东莞市莞城区政府,2012—2013,子课题负责人;
  2.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反腐倡廉建设研究,广东省国土资源厅,2010-2011,子课题负责人;
  3. 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14,子课题负责人;
  4. 地方政府治理中的依法行政机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2014-2015,课题负责人;
  5. 广州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中行业主管部门与投融资主体间关系的研究,广州市城管委,2017,课题负责人;
  6.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下的南海区信访社工项目研究,南海区信访局调研项目,2019,课题负责人。

访学研修

  1. 2007.11-2008.4 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GRIPS)地方治理研究所
  2. 2015.8-2016.8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I)政治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