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景怀斌著:政府决策的制度——心理机制

发布人:太阳集团tyc8722

景怀斌教授的专著《政府决策的制度——心理机制》2016年10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政府决策是社会治理措施取舍的组织过程,既是管理行为也是政府属性的体现,构成了理解中国发展模式的必要层面。政府决策固然是政府管理者的选择行为,也为政府政治性、制度性规约,故单一的决策者或制度分析是不完整的,统合政府组织性与人行为机制的制度—心理机制是新的分析框架。由此,本书采取问题中心、学科思维、现实回应的研究策略,分别讨论了中国政府决策的体制、制度内容,政府决策的生态机制,决策者心理模型,民主集中制的制度效应及心理化过程,国家生命体隐喻及其国家逻辑,决策制度的现实规则化和质量管控等问题。本书是公共管理框架下的认知与决策研究,在方法论、决策理论、制度理论和公共管理国家逻辑等方面有自己的学术解释,可供公共管理、认知科学、社会文化等研究者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研究问题与任务/1

一  中国发展需要决策视角的解释/1

二  政府决策内在机制的探析与反思/6

  (一)中国政府决策真实过程描述/6

  (二)政府决策质量管控/7

 

第二章  决策研究状况与可能突破的视野/8

  一  决策与政府决策/8

  二  决策理论的范式与层次/9

  三  个体决策理论/11

    (一)理性最大效用理论/11

(二)有限理性理论/13

(三)生态理性理论/15

  四  群体决策的理论/16

    (一)群体决策/16

(二)团体思维/19

(三)群体分散/21

  五  政府决策的理论/21

    (一)组织过程理论/21

(二)官僚政治理论/22

(三)渐进决策论/23

(四)多元启发理论/25

(五)政策过程诸理论/27

  六  中国政府决策的研究/28

  七  政府决策研究的挑战/30

(一)“理论的”与“真实的”决策之间的分离/31

(二)个体范式与政府组织范式的隔膜/32

(三)静态截面与动态过程的紧张/33

  八  可能突破的视野:制度—心理机制/34

    (一)政府决策本质上是制度性的/34

(二)政府决策的公共社会性/35

(三)政府决策是由人进行的/35

(四)政府决策是在制度—心理机制下完成的/36

 

第三章  研究概念与框架/38

  一  概念厘定/38

    (一)中国政府决策/38

(二)制度/41

(三)决策者/43

  二  政府决策的制度—心理空间/49

  三  研究内容/51

    (一)政府决策的制度形态/51

(二)政府决策者的“心理模型”/53

(三)政府决策的组织方式/54

(四)政府决策的深层理论问题/58

 

第四章  研究策略与方法/60

  一  研究策略/60

    (一)问题中心、学科思维的策略/60

(二)“问题空间”的因素—结构—功能构建策略/62

(三)“时地人”的通情式解释/64

  二  方法选用/70

    (一)案例法/70

(二)问卷实验法/71

(三)实验法/71

(四)扎根理论/75

 

第五章  中国政府决策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78

  一  中国政府体制/79

    (一)国体与政体/79

(二)“党的领导”制度/80

(三)国家权力结构/84

  二  决策制度/85

    (一)民主集中制/85

(二)政府重大决策程序制度/86

(三)党政联席会议制度/88

  三  政府决策者/89

    (一)直接决策者与第一决策者/89

(二)决策咨询机构相关方/93

  四  公共问题与决策任务/94

  五  中国政府决策的结构特征/96

    (一)党的核心地位/97

(二)党政合一/98

 

第六章  政府决策的生态机制/100

  一  决策的生态视野/100

  二  政府“二次决策”现象/102

(一)“二次决策”现象界定/102

(二)“二次决策”的必然性/103

  三  网吧政策的“二次决策”/108

    (一)案例背景/108

(二)2002年之前的网吧政策制定/110

(三)2002年至2004年网吧政策制定/111

(四)2005年至2009年网吧政策制定/115

(五)2009年至2012年网吧政策制定/119

  四  网吧“二次决策”中的作用因素与机制/126

    (一)政策空间与地方自主裁量/126

(二)政府立场/128

(三)决策者的心理/132

(四)决策群体心理/134

(五)利益博弈/137

(六)“二次决策”的议程形成/140

(七)“二次决策”的政策目标形成/143

(八)“二次决策”的生态机制/143

  五  “二次决策”评价/145

    (一)积极作用/145

(二)存在问题/148

(三)启示/155

 

第七章  官员的决策心理模型/158

  一  研究问题/158

  二  问卷设计/159

    (一)决策心理因素/159

(二)决策心理/160

(三)模拟决策任务/160

  三  样本/162

  四  决策心理基本状况/163

    (一)总体状况/163

(二)价值观状况/164

  五  决策过程感知/166

  六  决策取向/167

  七  决策人口学变量差异/168

  八  决策心理模型/173

(一)“政府绩效”取向决策心理模型/174

(二)“集体利益”取向决策心理模型/177

(三)“民本”取向决策心理模型/179

(四)“民权”取向决策心理模型/183

 

第八章  “民主集中制”的制度效应与心理化机制/185

一  实验的理论框架/186

  (一)三种主要决策制度/186

  (二)制度作用的群体决策研究/188

  (三)研究的操作理论框架/190

二  研究方法/192

  (一)实验设计/192

  (二)被试/192

  (三)实验任务/193

  (四)刺激材料/193

  (五)决策行为记录表/194

  (六)决策心理体验问卷/195

  (七)实验程序/196

  (八)实验操纵效果检验/197

三  实验结果/198

(一)不同决策制度下的群体行为指标异同/198

(二)不同决策制度下个体行为指标比较/199

(三)不同决策制度下的决策心理体验/202

(四)决策心理与决策行为的相关分析/203

  四  “制度”效果/205

  五  制度作用的机制/206

(一)民主集中制/208

(二)民主投票制/209

(三)协商民主制/210

(四)制度作用的一般方式/211

(五)三种制度在群体决策运行中的效果评价/213

六  制度心理化机制/213

(一)制度心理化的理论框架/214

(二)决策群体的制度感知、遵循和应对的差异/216

(三)决策个体属性与制度心理化的关系/219

(四)群体决策中制度遵循的心理过程/223

 

第九章  几个底层理论问题/232

  一  政府决策的国家逻辑/232

(一)生命体:国家本质的中国式隐喻/232

(二)生命体国家逻辑及其特征/237

(三)国家逻辑的三重对应/241

(四)国家逻辑下“公共管理”的任务/247

  二  政府决策的“事实”与“价值”/250

(一)中国政府决策中的“价值”/251

(二)中国政府决策中的“事实”/256

(三)中国政府决策中的价值—事实逻辑/257

三  制度—心理机制中的规则变异/258

(一)制度及其变异/259

(二)制度“心理化”/262

(三)制度—心理机制下的“规则”/264

(四)“制度失效”及其组织化/268

四  “领导中心模式”的决策现实规则/270

(一)“领导中心模式”现象/270

(二)“领导中心模式”的决策机制/271

(三)领导中心模式决策的特征/273

五  民主集中制的决策质量管控/280

(一)政府决策质量管控的分析框架/280

(二)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与问题/282

(三)民主集中制的制度效应最大化措施/285

 

附录一  决策心理因素与模型调查问卷/288

 

附录二  决策实验材料/299

 

参考文献/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