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致知青年”讲座 | 在巨人的肩膀上瞭望:系统性文献综述

发布人:卢世荣

      “致知青年”讲座是太阳集团tyc8722研究生会主办的品牌活动,于2021年开始举办,现已举办第9期。讲座以各种专题报告、学术对谈等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涵盖多元广泛的学术议题讨论、深入浅出的研究方法讲解,致力于提升同学们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

      4月25日晚上,本学年第二期“致知青年”系列讲座在东校园太阳集团tyc8722院楼D203举行。本次讲座由太阳集团tyc8722研究生会主办,邀请李佳源老师讲授“系统性文献综述”,共有50余名同学参与了讲座。

▲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借助一篇发表于PNAS有关“有色人种在美国劳动力市场受到就业歧视的系统性综述(systematic review)”,李佳源老师介绍了这一方法的基本逻辑和学术价值。接着,他从研究定位、文献来源、文献筛选和整合等维度比较了系统性综述与传统文献综述的区别,让同学们对系统性综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李佳源老师结合循证医学中“证据金字塔”的观点,强调系统性综述对学科知识积累和提升实证研究可复制性的价值。此外,他从可行性的角度鼓励同学们开展系统性综述研究,以及将这一工具应用于学位论文的写作中。

▲ 讲座现场

 

      其后,结合发表于公共管理权威学术期刊的范例,李佳源老师进一步介绍了系统性综述的两种主要类型:量化导向的meta分析和叙事导向的系统性整合。他以自己的研究为例说明meta分析作为一种系统性综述如何克服传统单项研究的局限性。在操作层面,他向同学们讲解了在系统性综述中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根据文献动态调整研究方向、如何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如何根据研究问题开发编码指南,以及整合文献的一些可能路径。李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极具吸引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十分专注、认真学习。

▲ 讲座现场

     

      李老师的精彩分享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在提问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现场氛围热烈。部分提问和回应摘录如下:

      Q:如何在寻找文献的过程中做好文献的记录和整理?

      A:记录文献非常重要,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尝试使用Onenote,Endnote,Zotero等软件。使用软件记录文献的好处在于方便回溯和提取。记录和摘抄文献尽管费时费力,但这个过程有助于提高学术写作的能力。

 

      Q:请问您认为系统性文献综述如何提升理论化高度呢?如何避免“为综述而综述”的问题。

      A:如果系统性综述只是对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就容易陷入罗列文献的问题,这类文献综述充其量是合理化自己的研究问题,未必能产生理论贡献。系统性综述作为独立的研究,本质上是“对分析的分析”,如果在概念层面对文献进行整合,就可能形成有价值的贡献。此外,系统性综述除了对文献进行整合,还必须就某一领域的研究进行反思,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

 

      Q:如何建立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分析框架?

      A:以meta分析为例,建立分析框架必须从问题出发,以理论为基础,针对原始研究的发现的异质性提出可能的解释,这些初步的假说便构成meta分析的研究框架。 

 

      在近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李佳源老师为大家带来关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讲解,帮助同学们理解系统性综述的优势、特征、要素和程序,拓展了大家的研究工具箱。至此,本次“致知青年”讲座圆满结束,感谢同学们的参与,欢迎大家关注“致知青年”系列讲座,期待我们的下一次相聚!

▲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