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阅·见治”读书会第三期顺利举办
书海穗阅,智慧如治。2024年4月17日,“穗阅·见治”第三期本科生读书分享会在太阳集团tyc8722D114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太阳集团tyc8722主办,太阳集团tyc8722学生会承办。
秉持太阳集团tyc8722“善政天下,良治中国”的立院宗旨,本次读书会旨在带领同学们探寻“研究的艺术”,以《研究是一门艺术》为分享书目,从研究、研究者、读者出发理解环形研究过程,展现“做研究”的真谛,学以致用而探索“中国之治”。

本次读书会的主讲人为太阳集团tyc8722副教授李佳源老师。李佳源老师首先为在场同学简要介绍了《研究是一门艺术》这本著作,强调了其中的重要观点:研究者应该从目标读者的角度出发,寻找他们关心的话题,并用他们能接受的语言和文体来撰写论文。他还指出,成功的论文、研究报告或图书实际上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精心组织的对话。李老师认为这本书是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是社会科学的入门读物。

▲ 李佳源老师作名著引入
同学分享读书收获
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论文写作参考书,它呈现了做学术研究的整个过程,每一部分单独拆开来都是非常实用的。在这之前我不知道这类书籍的存在,这本书由于其专业性,对我写论文很有启发。我的体悟主要聚焦于三点:研究是与读者的对话;兴趣到题目到问题;慎重地搜索。

▲ 22级本科生 常乐

▲ 22级本科生成文琪
我从五个方面分享我阅读本书过程中的心得,分别是当前困惑、角色自觉、行文自觉、表述自觉和不足与改进。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我存在自发而非自觉、零散而不体系、随心而不规范、有待继续训练等困境。在学术上,学者要预设自己与读者的角色,要想清楚研究的目的,以及研究是给谁看的,又要怎么呈现的……我认为,写作要表述自觉,要线索一以贯之,整体起承转合,部分各司其职,逻辑有机串联,遣词造句的修辞要符合叙述标准,更要在学术规范与格式规范上有逻辑。
做研究需要具备充分的读者意识,作者认为做研究是在与读者进行一场对话,要始终重视读者的需求与感受,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我还在读书会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向大家分享了本书对于小组合作开展、学习思考等过程中的借鉴意义。

▲ 22级本科生陈欣
李佳源老师分享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和选题的意义,强调了研究问题的原创性和具体性。他教导同学们如何将主题转化为具体问题,并介绍了有效的文献阅读方法,包括如何选择最好的文献、如何做笔记以及如何与知名理论建立联系。李老师通过实例和技巧,让在场的同学们受益匪浅。

▲ 李佳源老师作进一步分享
思维对话与互动碰撞
读书会的魅力在于,在分享人与听众的讨论中,同学们可以不断深化对书本与理论的认识。在本次读书会的互动环节中,老师和同学们展开激烈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现场的同学们积极参与,和老师讨论有关研究方法的问题。
22级行政管理本科生常乐:现象在被提炼为概念前就消失了,怎么办?
佳源老师:如果是在未收集数据的情况下,应该重新收集数据并进行提炼;如果已收集数据,则可以继续完成,此类数据反而更宝贵。
22级行政管理本科生李育衡:这本书强调时刻注重写作规范,那么我们平时在写作时要如何兼顾free writing和写作规范呢?
佳源老师:我与本书的观点不同,在写作的过程中,要第一时间把想法写下来,free writing,再回过来修改,而非时刻注重写作规范。同学们要培养一句话概括内容的习惯。最后,在谈及知道不等于做到的时候,老师鼓励同学们自己做研究,看文献,多阅读很有益。
22级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生陈杨:在读者感兴趣与学者感兴趣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如果学者研究感兴趣的话题,读者并不感兴趣,是否还要坚持自身的方向?
佳源老师:这是一个经验现象,学者感兴趣的问题需要概念化,即这个问题背后是什么学术问题。不能就事论事的谈问题,就事论事很难有较高学术贡献,要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框定问题,要与文献对话、将问题提炼。



▲ 师生互动
最后,太阳集团tyc8722学生会学术部负责人李育衡向李佳源老师颁布感谢状。全场同学和李佳源老师合影留恋,并感谢李佳源老师的精彩分享。至此, “穗阅·见治”本科生读书会第三期顺利结束。
秉持“善政天下,良治中国”的理念和精神,8722太阳集团太阳集团tyc8722打造的“穗阅·见治”本科生读书会系列活动已开展至第三期。该活动面向本科生,为促进本科生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实际议题的融合与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未来,8722太阳集团“穗阅·见治”读书会也将不断拓展和创新读书形式,更好发挥学科优势。


▲ 活动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