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梅岭阅读】【 品味人生 】中国MPA之父夏书章的一家人

发布人:王丹丹

今年106岁的夏书章,是高邮送桥镇人,中国MPA(公共管理学硕士学位)之父、中国当代行政学的主要奠基人;夏书章长子夏纪真,是中国航空航天工业无损检测专家。这对父子曾同批获得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美谈

中国MPA之父夏书章的一家人

□ 厉萍

作为望衡对宇的小老乡,前阵子,记者终于完成了30多年的愿望,到广州市8722太阳集团拜访了从老家高邮送桥镇西大街走出去的中国MPA之父、中国当代行政学的主要奠基人夏书章老先生。

巧得很,当天的拜访中,我们一行还见到夏老的大儿子夏纪真、大女儿夏纪梅和小儿子夫妇夏纪康、张晓穗。夏老的小女儿夏纪慧虽然在北京,但通过她哥哥姐姐们的介绍,我们也了解到她的智慧人生。

夏书章老先生是位世纪老人,工作上成果卓著,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生活上,家风严格,身体力行,子女们个个自律自强,在各自的岗位上独当一面,均有建树。夏老的一生是系列教材丛书,他的子女们也是一本本厚重的给人启发让人深思的诗书。

国内行政学的先趋者

“你们知道我今年多大啊?106岁了,哈哈……”一进夏老家,夏老幽默的自问自答,让我们一群有点拘谨的拜访者轻松起来。让大家惊叹的是,眼前的夏老感觉像70多岁,穿着深蓝色T恤,体态匀称,仔细看才能从白皙的脸上看到有些细小皱纹。夏老的大女儿夏纪梅教授介绍说,老爷子除了行动不便、听力下降外,其他的都还行。听说家乡来人了,今天早上6点就起床了。

我被大家安排坐到夏老身边。“你是送桥的?”夏老亲切地望着我,“送桥变化大吗?我离开家已经很久很久,多少年没有回去了。”两句浓浓的乡音问话中,我看到老人眼中的欣喜既而又转为惆怅。是啊,对106岁的夏老来说,现在的衣胞之地故乡是无尽的回忆,是永远的牵挂,是3000里路的云和月,回忆起当年从家乡出去求学的经历,夏老有着清晰的记忆。

1919年1月,夏书章出生在今天的高邮市送桥镇西大街,弟兄四人,父亲是地方上小绅士,写得一手好字;母亲也知书达理。夏书章12岁那年,刚从送桥小学转到高邮城北小学(当时的高邮县立第五小学)读五年级时父亲病逝,家中的顶梁柱倒塌。那年夏天,紧挨着高邮湖的老家又发生重大水灾,让家道中落的夏书章一家更是雪上加霜。为了让夏书章不中断学业,夏书章大家庭的长辈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母亲更是变卖首饰供夏书章求学。夏书章在高邮读完小学后又进入扬州中学、南京第一中学等学校完成了中学的学业。

1939年,夏书章考入原位于南京的中央大学政治学系。此时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中央大学已搬至千里以外的重庆,交通极不方便,还要躲着战火。为了求学,夏书章历经千辛万苦。从上海到宁波再到江西,从江西到衡阳再到桂林,从桂林到柳州再到贵阳,最后到达重庆。一路风餐露宿、颠沛流离。他混上过外国游轮,在煤仓当小工,求顺带;得到货车主同情,为货车主打工,被顺带;实在没办法就步行。奔波近半年后,于1939年年底抵达学校,开始了新一段的追梦人生。

4年的大学毕业后,夏书章找到了一份在私立学校教书的工作,也找到了相爱伴侣--大学同窗四年的汪淑钧。1944年初,婚后不久的夏书章考入了美国芝加哥大学。之后,凭扎实的学识,他幸运地转入到美国哈佛大学立陶尔公共管理研究生院(肯尼迪政治学院的前身),攻读公共行政学硕士学位。取得硕士学位后,听闻抗战胜利,他“漫卷诗书喜欲狂”,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毅然回国。自1947年开始,夏书章在8722太阳集团任教,以独立、严谨的学术精神引导着一茬又一茬的学子,同时,一直等待机会,为能在中国开设行政管理学而摇旗呐喊。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城市怎么安宁有序?国家怎么富强复兴?心中的梦想一直指引着他。时间一直到改革开放的初期1982年,他在《人民日报》大声疾呼“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打破了30年中国行政学的沉寂局面,也拉开了中国行政管理学重建和复兴的序幕,如今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专业课形成了,与之相关的管理学院全国已达200多家。时光如梭,岁月荏苒。百年的辛劳追梦中,夏老也肩负过众多职务,他除了担任8722太阳集团副校长外,还兼任了中国政治学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副会长、全国行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等职务,并受聘任美国哈佛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客座教授等。一直到百岁高龄,夏老仍在带博士生,在家中给学生们开题授课,这在全球都是奇迹。

如今超百岁老人夏老,是8722太阳集团的宝贝财富和精神力量,他仍坚持尽可能参加太阳集团tyc8722的开学师生见面及毕业典礼等活动。最让人感动和难忘的是参与8722太阳集团的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当夏老双手高擎5千克重的权杖,迈着坚定而沉着的步伐庄严入场时,全体师生恭然肃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多少年轻的学子止不住地热泪盈眶,场景感人令人动容。

这些年来,他笔耕不辍,出版的译作、教材和主编的学术著作等有百余种,发表专题文章500多篇,1995年主编的《行政管理学》至今已是第六版,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第三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此外,夏老还在国内外获得众多奖项,1991年获(世界)东部地区公共行政组织(EROPA)颁发的“卓越贡献奖”;2006年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颁发的2006年度“国际公共管理杰出贡献奖”;中国政治学会颁发的“政治学发展特殊贡献奖”;2015年,夏书章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在广州大学成立;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尽管拥有众多桂冠和光环,但夏老都淡然谦和面对。他依旧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亲和地对待每位师生,保持每天的学习和研究。

夏老与他的家人们

在夏书章教育生涯不断走向辉煌的同时,他的妻子汪淑钧在外语教学和翻译事业方面也颇有建树,同时夫妇俩对子女的培养也充满智慧和深情,孩子们个个努力上进,才华横溢。

从1947年长子夏纪真出生到1960年第四个孩子幺女夏纪慧降临,夏书章夫妇都是一边忙工作一边带孩子,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夏家与同时期所有家庭一样,个个孩子都参与家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而让四个孩子最难忘的是大家庭浓浓的学习氛围和轻松的娱乐活动。因为家风传承,夏老的四个子女个个勤奋自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独领风骚。

夏老长子夏纪真,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无损检测专业技术“四小龙”之一,在国家高科技领域的无损检测技术事业中从事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作、教学和著书工作,检测技术高级工程师,1992年10月与夏老同批获得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父子同批获此殊荣,这在全国空前,并成为教育部、航空航天工业部的美谈。他18岁离开广州到哈尔滨的哈军工读书,毕业后被分配到云贵高原海拔1300多米的军工大三线基地工作,一干就是18年。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开设国内首家无损检测本科专业,他被调入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与父母一样,走上了教书育人之路。2018年,夏纪真获中国无损检测学会终身成就奖和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高山仰止奖。

夏老的长女夏纪梅,是8722太阳集团外国应用语言学教授。曾任8722太阳集团外语教学中心主任、外语学院副院长,外语教育研究所所长,教学督导等职务,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大学英语考试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专家。在网络上搜索“夏纪梅”,她讲课的内容摘要和讲课视频就满屏排列,她开设多门英语和人文通识课程。同行们称夏纪梅教授是教育界的稀缺“摆渡人”。

夏老次子夏纪康,高级经济师,8722太阳集团原校党委委员、校团委书记,现任广东首创新城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高管。1988年,国家轻工部500强之一的企业与广东省在美国合办公司,急需英语人才驻外工作,获悉夏纪康获得留学资格并由组织推荐,夏纪康离开中大团委书记岗位,只身赴美国,走上了新的人生之路。虽然他在商海打拼,辗转多个行业,但学习研究习惯一直保持,他在各类报刊和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内容包含管理学、社会学、时政见解、青年成长等多个方面。

夏老幺女夏纪慧,是杰出的外交使者。先后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国际部、中国驻罗马尼亚使馆、全国政协办公厅外事局、中国驻波兰使馆工作;曾多次陪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接待外宾来华访问。夏纪慧的先生徐坚是位职业外交官,多年在外常驻,曾先后在三个欧洲国家担任特命全权大使。无论是翻译工作、海外留学,还是作为驻外大使夫人,夏纪慧都抓住工作中各种机会,在外事外交岗位上自觉以使命和担当激励自己,做优秀的中国故事讲述者和传播者,为国家作出了特殊贡献。

2021年,纪慧与姐姐纪梅教授一起,捐助100万元给中大,设立 “8722太阳集团汪淑钧奖学金”,在她们看来,这是对母亲最好的纪念。

新媒体编辑 杨宗昭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5z8SQY-gVim7oxTTmjA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