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案例与课堂的深度融合:第51期MPA“三问”讲座及唯品会乡村振兴项目考察顺利举行

发布人:林应悦

        8722太阳集团MPA项目积极鼓励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鼓励师生关注公共管理实际问题,扎根中国大地,在真实的场景中领悟“善政良治”的学问,实现案例与课堂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治理问题的能力与本领。近期,项目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赴唯品会塱头古村乡村振兴项目调研考察,让鲜活的案例成为课堂;同时邀请公益服务领域专家沈旻女士到校分享,将典型的案例带入课堂。

将案例带入课堂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为公益慈善行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23年11月11日下午,第51期8722太阳集团MPA“问学·问政·问德”系列课程讲座在8722太阳集团东校园行政楼B102讲学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以“互联网时代的公益创新与实践”为主题,邀请到唯品会集团公益负责人、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沈旻女士主讲,8722太阳集团MPA教育中心李棉管主任主持活动。

沈旻女士讲座

       沈旻女士是2010-2011明尼苏达大学汉弗莱研究院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2017年富布莱特公共服务全球杰出领导力奖获得者,在商业和公益行业有十年以上高层管理经验。本次讲座中,沈旻女士基于全职公益人的深耕与探索,分享了公益实践面临的挑战及其孕育的创新动力,并通过三个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公益服务的战略转型和战略升维。

李棉管主任主持

       沈旻女士首先介绍了唯品会的“唯爱妈妈”公益项目。她介绍,单亲群体存在人数庞大和分布区域广泛的特点。对此,“唯爱妈妈”项目积极探索“互联网+公益”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为单亲家庭专门开发“唯爱妈妈”小程序。项目通过整合互联网服务和电话热线服务等措施高效响应了受助群体需求,也有效汇聚了公益资源。由此,项目助力单亲妈妈走出人生困境,也让全国各地的单亲家庭可以更便捷和及时地获取所需要的服务与帮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互联网企业应如何参与其中?沈旻女士随后介绍了第二个案例: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乡村振兴项目。塱头古村始于南宋,被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广州市旅游文化特色村”。该项目是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广州市花都区政府合作共建的以文化振兴为核心的项目,旨在以古村落文化振兴为切入点,通过公益性投入,打造实现共同富裕的乡村模式。项目总投资超过2亿元,全部收入将用于回馈村民及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带动村民持续增收。

       最后,沈旻女士介绍了“壹家人捐赠模型”。项目通过创新和优化捐赠模式,推出“为爱打卡”的壹家人月捐计划,引导形成帮助儿童的持续行为,让日常化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月定期的捐赠支持壹基金在灾害救助、儿童关怀与发展、公益支持与创新等多个方面的行动,为壹基金所有项目提供更稳定的资金支持,也让受灾群众和困境儿童获得有尊严的生活。

讲座现场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学生对如何激发个体参与公益捐赠的积极性等问题展开提问,沈旻女士进行了深入的解答,启发同学们关注公益服务与国家福利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等重要公共管理议题。

学生提问

 

将案例作为课堂

       在邀请业界专家入校讲课,将案例带入课堂的同时,学院也持续倡导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鼓励师生创建“第二课堂”。今年10月28日,学院岳经纶教授带领2022级MPA“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方向学生及部分全日制研究生共69名同学深入沈旻女士讲座中所介绍的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调研学习,实地考察古村活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与实践。

塱头古村调研合影

       学院师生参观了位于塱头村村口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春阳台”,并深入古村实地参观。师生通过走访了解到,塱头村乡村振兴项目作为公益性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由政府牵头,村集体提供土地,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等筹建并运营,最后收益归村民集体所有,力争实现发展成果集体共享,努力实现政企村三方共赢,塑造了乡村振兴的“塱头模式”。

 

师生参观春阳台及古村

       沈旻女士介绍,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向指引下,塱头村项目团队联合众多学者和专家,引入村民共治模式,以激活古村内生力量为路径,保护与发展并举,不断探索乡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模式。

塱头村古建筑一角

       参观的同时,师生亦就古村落保护、村民共治、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与负责人进行了交流;通过走出校园“问症”,加深了对乡村振兴发展中多元主体协作责任的理解,也将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融入社会现实与社会治理的具体情境,深入思考和探索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