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2项特等奖!1项参加国赛!政务学子在省挑中喜获佳绩!

发布人:韩昕娜
image-20230606163526-1

 

2023年5月27日至28日,第十七届“挑战杯·王老吉”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8722太阳集团广州校区南校园顺利举行。在来自135所高校的808件作品中,太阳集团tyc8722的2项作品脱颖而出——由李棉管副教授指导的项目作品《“小网格”何以撬动“大治理”?——嵌入性理论视角下S市X城中村的网格化治理实证研究》、由叶林教授指导的项目作品《“一米高度看世界”:广州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分别在中国之治类与民生福祉类中斩获特等奖!其中《“小网格”何以撬动“大治理”?——嵌入性理论视角下S市X城中村的网格化治理实证研究》项目获推参加国赛!

在本次大赛中,太阳集团tyc8722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理念,整合师资力量给予参赛团队专业指导,学工团队做好后勤保障,全过程全方位支持参赛队伍。学院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为目标,培养学子们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情怀,不断提高政务学子综合素养学生,通过举办政务关注系列赛事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发挥学术才干、展现团队风采的学术平台,让政务学子仰望“善治中国”的星空,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以在全院营造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氛围。政务学子在科研赛事中屡获佳绩正展示了政务学子不断提高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争做“三力”卓越的优秀风采。

image-20230606163526-2

特等奖公布

下面我们将走入“网格治理”和“一米高度”项目团队,以第一人称视角来看看老师的感想和同学们的感悟。

 

《“小网格”何以撬动“大治理”?——嵌入性理论视角下S市X城中村的网格化治理实证研究》项目团队

指导老师:李棉管副教授

团队成员:

太阳集团tyc87222020级行政管理专业 方怡

太阳集团tyc87222020级行政管理专业 陈秋羽

太阳集团tyc87222020级行政管理专业 刘晓彤

智能工程学院2020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丁凤仪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2020级社会学专业 王思凡

 

项目介绍: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城中村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特殊空间场所,其治安乱、人员杂、文化差异大等问题亟待解决,而精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网格化模式也逐步深入到城中村中进行布局和实践。团队项目选取深圳市新陂头村网格治理案例,分析提炼该村网格化治理的成功经验与痛点所在,进而提出政策建议。沿用嵌入性理论,项目提出“双网互嵌”概念分析新陂头村网格化治理模式,即指网格化与社会网络在基层治理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产生适应性微调,联动发展。然而,该村社会网络对网格化的反向嵌入仍处于浅层状态,存在沙漏结构下网格员怠惰循环、村民自治空间不足等问题,制约城中村网格化治理模式的深入发展。基于此,团队项目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拔除城中村顽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基层治理的深化发展。

image-20230606163526-3

“网格治理”项目团队在挑战杯决赛现场风

(左一王思凡、中间丁凤仪、右一方怡)

image-20230606163526-4

决赛现场展板展示

(左一王思凡、中间丁凤仪、右一方怡)

 

指导老师感言

image-20230606163526-5

 

李棉管副教授:与几位同学的合作是一段奇妙的经历。在某个周末的MPA《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上,教室的第一排突然出现了四个戴着整齐划一的白帽子的女生。自此以后,这道独特的风景在每一个周末都会出现,直到被线上课程所打断。后来得知是四位本科生同学风雨无阻地前来旁听方法课程,我被几位同学的好学和勤奋深深打动。所以,当秋羽代表几位同学邀请我指导她们的调研项目时,我没有丝毫的犹豫。我们一起选定了城中村网格化治理的选题。这个选题在当时可能并不十分讨巧,因为既有的文献已经从“行政下沉”“精细化治理”等视角进行了诸多探讨,要想做出新意并不容易。因此,我们计划采用政治社会学的学科视野,以“基层治理的社会嵌入性”为基本分析视角与过往的研究形成对话。此后,调研报告初稿、数个版本的修改稿均带给我极大的惊喜。能够遇到如此富有创造力和执行力的学生,是我的幸运。感谢同学们让我参与到这场弥足珍贵的合作研究之旅。

 

项目成员感想

方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我参加此次挑战杯最为深刻的感悟。在数次的周末培育中、在彻夜的辛苦改稿中、在反复的展示打磨中,我们不仅进一步理清了研究思路,也在奋斗中进一步坚定向前的勇气与动力。在此,我简单总结经验:首先,紧扣时代发展主旋律,选题深刻、意义隽永;再者,前往田野,身体力行,深度调研,形成饱和的一手访谈资料;最后,持续打磨,力争推出报告精品。最后,再次感谢李棉管副教授的耐心指导,感谢学院老师的鼎力支持,感谢每一位团队成员的辛苦付出!跬步日积,小流日聚,“小网格”才能撬动起城中村的“大治理”!

陈秋羽: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在此次比赛中,我产生了一些心得。首先是团队配置方面,异质化的队友能够取长补短。例如,甲擅长PPT/剪辑,乙擅长灵感迸发,丙擅长“盘逻辑”(把乙拽回主线),缺少头脑风暴会使项目推进艰难,但反之也会导致观点分散效率过低。其次是团队精神方面,坚持是最重要的法宝。在比赛中,遇到各种困境是非常普遍的,“人难我难,我不畏难”,才有取得成功的可能。最后,曾经那个两次比赛都凄惨“一轮游”的我,很执着于得奖。但现在我认为比赛只是一个能够最快速、最全方面提高自己能力的工具。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刘晓彤:参加这次比赛,很精彩也很难忘。比赛过程颇多不易,每次讨论、反复修改作品的画面还历历在目。非常有幸能在各抒己见的思想碰撞中学习成长,感谢团队每一位成员的日夜努力,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

 

《“一米高度看世界”:广州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项目团队

指导老师:叶林教授

团队成员:

太阳集团tyc87222020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卿子欣

太阳集团tyc87222020级行政管理专业 刘子奕

太阳集团tyc87222019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乔荷玉

太阳集团tyc87222020级行政管理专业 柳雅

太阳集团tyc87222020级行政管理专业 孙裕欣

 

项目介绍:儿童是城市的未来,儿童友好事关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当前,儿童健康成长所需要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服务还不能满足广大家庭日益增长的需要。团队项目聚焦广州市儿童友好社区发展,选择广州市儿童友好示范社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空间正义理论,形成了评价广州市儿童友好社区空间建设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呈现广州市儿童友好示范社区在提升社区儿童友好性上的实际情况并提出政策建议。目前,项目获得了广州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意见复函,并入选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举办的2022年度规划研究报告及论文征集活动。

 

image-20230606163526-6

“一米高度”项目团队在挑战杯决赛现场风

(左一孙裕欣、左二卿子欣、中间刘子奕、右二乔荷玉、右一柳雅)

image-20230606163526-7

比赛前夕在叶林教授指导下进行答辩复盘与修改

(左一刘子奕、左二卿子欣、中间叶林教授、右二乔荷玉、右一孙裕欣)

 

image-20230606163526-8

闭馆质询环节团队紧锣密鼓布置展板

 

指导老师感言

image-20230606163526-9

叶林教授:儿童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我国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课题组成员聚焦建设儿童友好社区的实践,以广州的示范社区为案例,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调研和深入理论分析的系统研究方法,对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出了前瞻性建议。项目成果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突破,受到各地部门、单位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展现了政务学子心怀天下、推进中国之治的专业热情和学术造诣。非常开心我们本科学生选取这样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的问题,在指导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她们对社会问题的敏锐观察与学术研究的热情,希望她们能再接再厉,在后续的比赛中再创佳绩!

 

项目成员感想

卿子欣:一年前,作为团省委的工作人员见证了“挑战杯”赛事中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一年后,我也终于有幸从幕后走向台前。与“儿童友好”的故事充满了机缘巧合,它对我而言不只是学术的邀请函,更是成长的奠基石。一路走来,有很多很多要感谢的人,深夜的月光永远明亮,头顶的阳光永远热烈,努力的日子永远发光,愿与你们共勉。

刘子奕:感谢叶林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学院的大力支持,感谢评委老师、专家学者与相关部门的认可鼓励,感谢每一位受访者的真情流露与积极参与,也感谢队友的一路陪伴与自己的坚持努力。儿童友好事关全龄友好,是建设人民城市的题中之义。借儿童友好的东风,我们以一米高度的视角重新审视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为社区治理献策,为民生福祉发声,为“善政天下、良治中国”的美好愿景献上绵薄之力。未来,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儿童友好城市的发展动态!

乔荷玉:秋去夏来,从模拟市长大赛的小舞台,走向挑战杯的大舞台,深入探究儿童友好的社会政策议题,不仅践行着学术科研的锻炼,更是体现政务学子在新时代的担当,我们的眼中应该常常是俯视的,去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忘记的人群与角落,感谢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平台,感谢叶林老师悉心的指导与团队每位成员的付出,未来将会继续勇往直前。

柳雅: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挑战杯”对于刚上大学的我而言,是一个遥远又陌生的词,未曾想有一天我能有幸站上这个奖台。回想这一路走来,“儿童友好”的项目从模拟市长到挑战杯,经历了层层打磨与淬火再铸,凝聚了团队成员的心血与汗水,也汇聚了学校与学院的磅礴力量与美好祝愿。我相信无论项目终点在哪,我们的团队精神永远都在,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会相伴终生,而“儿童友好”的理念将永不落幕!最后,感谢我们团委与学院的鼎力相助,感谢叶林教授的悉心指导,感谢无论何时都有人挑起大梁、push项目不断向前的团队伙伴!感恩遇见,恰逢其时,甚为感激!

孙裕欣:“一以贯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每天的微小积累会决定最终结果,这就是答案。”在挑战杯的路途中,我有幸遇到认真负责极努力的队友,她们对于学术的追求深深打动了我。感谢叶林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问候,让我们在奔跑的路途上坚定方向。最后感谢学院对团队的大力支持,感谢校团委和志愿者们对于挑战杯的付出,使我们在比赛中不仅收获奖项,更重要的是收获一份温馨回忆!希望大家都能忠于理想,追寻所爱,始终不渝!

 

 

自大赛启动以来,政务学子始终紧密结合大赛主题“青春融智,质创未来”,在大赛中充分发挥能动力与创新力,从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的学科视角出发,着眼于社会中民生与政府治理的现实问题,在学院大力支持与学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展开社会实践与田野调查,以身践行着“善政天下,良治中国”的院训宗旨,并在校团委的鼎力相助下不断打磨项目报告,最终形成了优秀的学术科研成果,获此殊荣!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优秀政务学子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卓越风采,勇攀高峰不断前行!

我们国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