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如何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燕继荣教授来访我们举行专题讲座

发布人:赵旭英

       2023年2月27日上午,太阳集团tyc8722专题学术讲座在东校园学院楼D114教室举行。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燕继荣教授受邀作题为“如何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院长谭安奎教授主持,黄冬娅、王清、张雪帆、赵雨淘等老师和学院研究生参加。

       讲座现场

        燕继荣教授认为国家现代化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国家构建(基于国家认同的共同体构建),其次是国家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后是国家治理(使国家之内的所有行为受到合理有效的限制)。经典的现代化理论主要按照“传统——现代化——现代”的脉络进行。燕继荣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不能视为静态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过程的中国特色,不是现代化结果的中国特色。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它被定义为以工业制造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新阶段,现代化的本质就在于人在多大程度上不再依赖自然的资源,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创造财富。这种新阶段基于全球化的分工,因此现代化必然意味着全球化。

        然而,现代化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诸如“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等。西方现代化版本伴随的是物质主义、竞争主义、两极分化、圈地运动、工人运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因为信奉自发秩序,自由放任,政府消极作为,西方国家协调和调控缺位,以至于不得不提出“治理”为核心的国家和全球治理新理念。燕继荣教授进一步指出,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轨道不同。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表现在基于诸如大国规模、公有制经济、城乡二元体制、地域发展不平衡、文化历史传统、多民族、后发展国家等方面的特性和国情,形成中国式的应对和解决方案。总体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体现在党的领导、政府主导、人民民主以及改革开放等方面,对应现代政党政治、积极政府、公民参与和国际融入等一般性的学术议题。

        谭安奎院长对燕继荣教授从过程而不是目标的角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思路深表赞同。他特别提出,燕继荣教授的报告体现了他一贯秉持的理性、温和、开放的治学态度,其善于从政治话语中发掘背后的政治学学术概念与问题意识,这一点为我们带来诸多启发。

        现场同学也积极提问,燕继荣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回答。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