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刻骨铭心的师生情——在王老师告别会上的发言

发布人:王丹丹

刻骨铭心的师生情——在王老师告别会上的发言

陈天祥

(2022年9月7日)

 

敬爱的师母及全家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校友、各位来宾亲朋好友:

 

        32年前9月的一天,一个20多岁的愣头青走进中大政治学与行政学系王老师的办公室,叫了一声“王老师,您好,我是新报到的陈天祥”。“是天祥啊,欢迎欢迎”。王老师和蔼可亲的话语让紧张的我轻松了下来。接着他说了一些勉励的话。这一切历历在目,就像昨天一样,没有岁月的痕迹。1999年我在职读博士,成为王老师的第一批博士研究生。30多年来,不管他是政行系的系主任,还是公管学院的院长,或是校党委副书记,我都一直叫他“王老师”,他也一直是我心中敬爱的老师。今天,我就以学生的身份在这里回忆和王老师的师生情谊

       第一,王老师最心心念念的是学生的成长。公共管理学是中国的新兴学科,如何在借鉴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理论是重中之重,为此王老师除了自己笔耕不辍,发表了大量公共管理基础理论的论文外,还不断激励弟子们奋发图强,在学科理论方面努力建树。为此,王老师在课题研究、经费支持等方面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更让人感动的是,只要是弟子们请老师帮助的事情,他都会记在心里,还会为此无法入眠,他后来生病与其太记挂学生和学院学科发展的事有关。陈瑞莲老师曾给我讲过,在一次涉及我的事项的投票环节,王老师生怕填错地方而紧张得手都发抖。记得是2008年,王老师已经病得很重了,但头脑仍然清醒,一天师母陪他在江边散步,正好碰到我,远远叫了我一声,然后停下来与我聊了一阵,还不忘问起我的课题、论文此类的事情。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王老师就是这样把弟子的成长当作自己的一件大事,念念不忘。

        第二,王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真爱大爱和严格的爱。王老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从严要求。他不断告诫学生,不要急于出成果,而要脚踏实地打好基础,端正学风,才能行稳致远。在我的学术生涯初期,曾有几次我把自己的论文发给王老师让他推荐给杂志社发表,但很久没有收到王老师的回复。后来自己才明白,论文离发表还有很大距离,但王老师又不想伤我的自尊心。还有一件更让我终生刻骨铭心的事,在我博士论文结题(预答辩环节),王老师邀请了6个教授参加答辩会,包括自己就是7个教授,其中肖滨老师今天就在现场,答辩会用时近4个小时,大家轮番对我的论文进行质疑和批评(肖滨一个人就花了近50分钟点进行批评),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后来肖滨告诉我王老师事先有交待,拜托大家严格把关。当时我的心情难以用语言形容,无地自容、恨不得钻地下去的那种感觉。不仅我一个人有这种经历,好些同学都有,一些弟子为此还有些不解甚至误解。但过后认真想想,这样的批评和严格要求才是对学生的真爱和大爱,真是终生受益啊!我现在也会向自己指导的研究生们讲述当年我论文审查时的情形,让他们正确对待学术批评,将王老师良好的治学育人传统代代相传。再有一个例子,王老师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而我是秘书,协助他进行会议的筹备组织工作。第一次工作会议后,由我编写会议纪要。由于此前我没有行政工作经验,没有公文规范写作的意识,当初稿交上去后,王老师在稿子后面画了几行惊叹号和疑问号,可以看出王老师非常不满和生气。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永远不会忘记。怪我自己做事不认真,事先不好好学习,工作没做好。它提醒我做事情必须一丝不苟,严格规范,来不得半点马虎。

        第三,王老师的大局意识、高风亮节令人钦佩,他用身教感染学生。我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除了传道授业外,人格品德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王老师的一生,真正写就了一个大写的人。他的高尚品德在8722太阳集团是有目共睹的。举一个例子,90年代末00年代初8722太阳集团进行住房改革,王老师当时是校领导,他把自己面积较大的住房指标让出来,而选择了一个小得多的房子。在这个红尘滚滚的年代,能这样做的人太少太少了。说句老实话,如果当时换作是我,还真没有这种格局和气度。现在,我也会把王老师的这个品格告诉自己的学生,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大写的人。

        第四,亦师亦友亦亲的师生情。王老师是著名公共管理学家,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望,赢得了很多的赞誉,却没有一点架子,很多时候就像是朋友和亲人。除了传道授业外,王老师对学生的生活关怀备至,和我们聚会时都会嘘寒问暖,问起我的太太、小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情况,也会和学生一起游玩、聚会、说笑,就像是朋友。除了王老师本人与我们的亲密关系外,王老师的家人们对我们这些学生都像亲人那样。记得10多年前我家里出了一些事,师母甚为挂念,多次劝导我要处理好家事,使我感到无比温暖,帮助我走出艰难的日子。每次弟子们去王老师家相聚,我们都能感受到,师母和家人在背后给予了很多的支持,使得王老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尤其是王老师患病后,更是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弟子看在眼里,感恩在心。以后的日子里,师母和家人,有什么需要,我们随时待命。

        王老师,您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您对学生的厚爱、您的敬业和一丝不苟、您高尚的品格和风范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前进的动力老师,您放心的走,我们学生一定谨记您的教诲,做个不断上进、踏踏实实和认认真真的人。

       老师,您的学生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