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家庭照顾的资源分配问题 | 我们钟晓慧副教授与合作者在《社会学研究》发表论文
在老龄少子化阶段,中国家庭正面临一老一小双重照顾压力。中间一代如何选择和分配照顾资源,是“重小轻老”,还是“兼顾老小”?近日,我们钟晓慧副教授与合作者广州大学彭铭刚副教授在《社会学研究》2022年第4期发表学术论文,对中国家庭照顾赤字下的代际资源分配模式作分析,并对照顾政策产生的影响进行讨论。
文章介绍
在老龄少子化的阶段,中国家庭面临一老一小照顾需求叠加的新图景。《养老还是养小:中国家庭照顾赤字下的代际分配》一文考察新时期中国城镇家庭如何同时应对养老与养小的双重压力。尽管大量研究指出我国照顾政策对家庭支持较为缺乏,家庭主要依靠自身资源照顾老人和孩子,但是已有研究主要将中国照顾实践置于亲代和子代的“两代框架”内考察,不符合中国社会对家庭照顾责任的理解。为此,本文采用“老龄祖辈-成年子代-未成年孙辈”三代框架分析中国城镇家庭的照顾资源组织和分配过程,从而更全面地展示照顾政策对家庭照顾资源分配产生的后果。
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定量部分的数据来自“全国公众福利态度调查”2021年数据。定性部分的数据则来自对两类群体的深度访谈,一类是城市中产家庭成年子女及老人,一类是养老院护理员和住家老人保姆。文章发现,在老人与孩子需求叠加时,两者围绕家庭照顾资源展开代际竞争。城镇家庭中间一代普遍采取儿童优先原则,对老人仅作危机响应,老人端出现照顾赤字。社会照顾资源无法有效填补家庭老人照顾赤字,在经济条件较差、有失能和高龄老人、独生子女家庭,老人的照顾赤字更为突出。
文章结论认为,由于我国照顾政策没有为家庭提供充足的社会照顾资源,加剧了儿童端对老人端家庭照顾资源的挤占和老人照顾赤字。因此,我国应超越西方核心家庭范式,完善社会照顾政策的支持系统,帮助家庭实现养老、养小和工作三者平衡。
全文链接:http://shxyj.ajcass.org/Magazine/show/?id=83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