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2015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组织“《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2015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高校、科研机构及有关单位:
“《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和“《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资助”2015年度课题将于2014年10月18日至11月30日进行申报,现将《〈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2015年度课题指南》和《〈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资助计划章程(试行)》发给你们,请按照文件的要求认真组织课题申报。
特此通知。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2014年10月13日
联系人:向宁陵(中共市委宣传部理论处)
地 址:广州市越秀区法政路30号市委5号楼610房(请通过邮政EMS递送申报材料)
电 话:020-83105543
电 邮:gzdadian@126.com
-------------------------------------------------------------------------------------
我们申报截止日前:2014年11月28日(周五)
申报书纸质版请交一式六份(其中一份为社科处留底)
联系人:唐汉蓉, 电话:84110885
《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2015年度课题指南
根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2011—2015)规划纲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和《〈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穗宣通〔2013〕45号),现发布《〈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2015年度课题指南》。
一、关于《广州大典》
《广州大典》是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策划并组织研究编纂,旨在系统搜集整理和抢救保护广州文献典籍、传播广州历史文化的大型地方文献丛书。
《广州大典》收录历代4000余种文献,编成540余册。使用底本大部分集中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8722太阳集团图书馆,其余分藏于海内外数十家图书馆等藏书机构,珍本众多。
《广州大典》大体依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类,其中丛部酌收兼赅四部之丛书,专科性丛书俱入所属部类。
《广州大典》收录的内容范围为:广州人士(含寓贤)著述、有关广州历史文化的著述及广州版丛书。所收文献下限为1911年,个别门类延至民国。 收录的地域范围,包括清代中期广州府所辖南海、番禺、顺德、东莞、从化、龙门、增城、新会、香山、三水、新宁、新安、清远、花县,以及香港、澳门、佛冈、赤溪。
《广州大典》将于2015年全部编纂完成并公开发行,全国各主要图书馆及海外知名图书馆均有收藏。
二、课题设置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2015年度课题包括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应围绕《〈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参考选题》开展研究,重点课题每项资助经费人民币8万元整,一般课题每项资助经费人民币5万元整。
三、申报说明
1.重点课题的申报人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否则需提供由两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出具的书面推荐意见。
2.申报人必须为课题负责人,能真正承担课题研究任务。不能从事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人员,不得申报。申报人每年只限申报一项课题。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课题的申请。
3.已获国家、省、市社科规划立项资助的课题,不得重复申报;已承担市社科规划课题尚未结题(以申报截止日期为准)的课题负责人,不得申报;已获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会科学研究资助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四、申报办法
1.申报人登录 “中国广州网(www.guangzhou.gov.cn)”或“广州社科网(www.gzsk.gd.cn)”,在公告栏点击“《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2015年度课题申报通知,下载填写课题申请表,并打印5份(A4纸打印,统一左边装订),递交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加具单位意见和公章。
2. 申报人要如实填写申请资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在申报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个人三年申报资格,如已获准立项则一律按撤项处理。
3.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组织和指导申报人进行申报,并对申报材料认真审核,严格把关,提出审核意见(无科研管理部门的单位,由申报人所在单位领导或相关部门签署意见)。相关材料及电子版寄:广州市越秀区法政路30号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理论处(请通过邮政EMS递送申报材料),邮政编码:510045,联系电话:020-83105543,电子邮箱:gzdadian@126.com。
4.申报时间从2014年10月18日起至11月30日止,逾期不予受理。
五、评审、立项与管理
1.《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申报项目采用学科组专家会议评审。评审结果经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审议、公示等程序,正式发文公布。
2.《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重点课题原则上要求2年内完成,一般课题原则上要求1年内完成(自公布立项之日起计算)。课题获准立项并签署研究协议后,先划拨课题经费的50%至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由其所在单位统一管理;课题最终研究成果按期提交并通过验收后,再划拨余下的课题经费。
3.获准立项的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将实行匿名通讯鉴定制度,鉴定情况予以公示。成果鉴定为优秀的课题负责人在申请新的项目时将优先考虑;被撤销课题或者课题最终成果鉴定不合格的课题负责人,两年内不能申报新的课题。
4.申请者及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对课题申报工作如有疑问、意见或建议,请及时与市委宣传部理论处联系。
5.《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2015年度课题申请表和《广州大典》简介请自行在“中国广州网(www.guangzhou.gov.cn)”或“广州社科网(www.gzsk.gd.cn)查阅和下载。
《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参考选题
1. 《广州大典》文献学研究
2. 《广州大典》版本学研究
3. 《广州大典》目录学研究
4. 《广州大典》图书情报学研究
5. 《广州大典》与地方志研究
6. 《广州大典》经、史、子、集、丛部特色与价值研究
7. 《广州大典》续编研究
8. 《广州大典》与广州出版业发展
9. 《广州大典》的开发利用研究
10. 围绕《广州大典》开展的历史文化学术研究
11. 广州版丛书研究
12. 广州经学研究
13. 广州古代史研究
14. 广州城市史研究
15. 岭南文化史研究
16. 南越国史研究
17. 广州与中西文化交流研究
18. 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19. 广州十三行研究
20. 广州千年商都研究
21. 广州商业、商人史研究
22. 广州海洋文明研究
23. 广州移民、华侨史研究
24. 广州民俗文化研究
25. 广府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研究
26. 海外藏广州文献研究
27. 广州文化交流史研究
28. 广州人开眼看世界研究
29. 世界广州人研究
30. 广州教育发展研究
31. 广州宗教史研究
32. 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惠能研究
33. 广州文学、艺术家研究
34. 广州民间艺人研究
35. 广州诗词史研究
36. 岭南画派研究
37. 广州弈派研究
38. 广州方言研究
39. 广州医学研究
40. 广州望族研究
41. 广州古村落史研究
42. 崔与之、湛若水、屈大均、容闳等南粤先贤研究
附:《广州大典》简介
《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资助计划章程(试行)
中大社科处
2014-10-17
2015年度《广州大典》与历史文化研究专项课题申请表.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