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8722太阳集团校级本科质量工程项目 ——“理解民生”调研项目结题报告

发布人:太阳集团tyc8722

         我们2016级本科生在陈永杰老师及其研究生带队下,开展了为期了三个月的“理解民生”调研项目,此项目为8722太阳集团校级本科质量工程项目中社会政策前沿子项目中的课题。2018年12月19日晚此项目在学院楼D203进行结题汇报。本次汇报有八个小组,内容涉及移民、教育公平、养老、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等各项热点民生问题。学院副院长叶林教授、陈永杰副教授、钟晓慧博士及教务员赵晓瑜老师出席本次“理解民生”项目课题汇报现场。

      第一组汇报的题目是社会组织在广州非洲裔群体社会融入中的作用。该报告深入广州市越秀区的登峰街外国人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调研,探讨了非洲裔群体在广州的社会融入与相关社会组织从中扮演的角色。

        第二组的汇报题目是成效与困境: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模式研究—以广州市“大配餐”为例。

       在当今老龄化人口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尤为重要。第二组的汇报题目是成效与困境: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模式研究—以广州市“大配餐”为例。该项目组成员深入H街道进行调研,运用实证研究的方式试图回答“大配餐”是否有助于改善社区养老状况,从中会遇到哪些问题?该项目组成员在调研中总结了几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教育公平是一项关系民生的重大课题,第三组成员的研究课题是家庭背景对通过631模式入读高校的机会的实证研究。通过社会分层理论及家庭资本理论的理论基础,运用目标式抽样、访谈的研究方法对631模式的招生制度提出了以下建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在普通中学的招生宣传、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第四组成员的汇报题目是教育扶贫的“国强公益基金会”模式—以碧桂园职业学院和国华纪念中学为例。该项目组成员尝试从第三部门-慈善基金会的角度探讨教育扶贫。运用深入访谈的方法,探讨了国华公益基金会属下的国华纪念中学及碧桂园职业学院精准教育扶贫模式,认为该模式具有理念创新与方式创新、扶贫对象精准度高、资金充足且利用率高等优势。

        在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健康以及十三五规划建设以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等背景下出发,第五组成员的汇报题目是长期护理保险:顺流还是逆流?—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机构护理与居家护理的对比分析。在研究中提出了长期户险存在机构护理与居家护理发展不均衡、居家护理补贴标准及程序存在不足等问题,从而提出以下三点建议:明确政策目标、顺应潮流、明确正确方向。 

       高校专业设置问题与学生就业息息相关,第六组项目成员的汇报题目是高校社工专业对口就业问题研究—以广州市为例。该项目组成员通过与各高校的学生与教师进行访谈,发现了各高校社工专业培养目标具有较大差异性、高校课程安排不合理、高校课程质量较低等问题。从而从政府与行业、高校及学生三个层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七组项目成员从英国奥地利台湾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已有的经验的出发,探讨NGO参会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服务模式。该项目组成员认为支持性就业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背景资料。通过慧灵庇护工厂的实地调研,介绍了慧灵残障人士支持性就业流程,总结了慧灵成功经验:在融合构建完整的残疾人服务体系;拥有丰富的资源;对服务对象全程跟踪提供细致入微的帮扶。 

        社区日间托老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第八组项目成员的研究题目是广州市社区日间托老服务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该项目小组成员通过对选择洪桥、黄浦、花都、逢源四地进行访谈,发现广州市社区日间拖老服务存在总体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服务覆盖范围窄等问题。并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提供交通服务,便利长者的往返;确保政府补贴,培育日托发展;完善专业服务,提高服务性价比。

      在每个小组汇报结束后,叶林教授、陈永杰副教授、特聘副研究员钟晓慧老师给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与此同时,三位老师都对同学们在“理解民生”项目深入实地进行调研的精神表示赞赏,希望同学们通过课程调研和报告写作,全面提升本科教学和学生研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