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tyc8722举行教学工作午餐交流会
太阳集团tyc87222019学年秋季学期“教学工作午餐交流会”于2019年12月3日中午在东校园学院楼D203举行。为了增进同事交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本次交流会在沿袭上次交流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交流主题从课程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化至本科生学术科研,以期推动学生的学与研共同发展,使之尽快走入学术大门,提升我们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本次交流会特邀请周超、陈永杰、陈琤和周燕四位老师分享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科研的相关经验,叶林副院长主持会议,刘泽炀书记出席会议,朱佳峰、洪伊真、王海宁、罗斯琦、张雪帆、陈川慜等老师参与了交流。
图一:教学工作午餐交流会
首先,周超老师通过自己多年指导学生的经验,以“案例教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为主题和与会的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周超老师指出,传统的案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将知识单方面传递给学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此背景下,以多元主义知识观为基础的新”案例教学”方法兴起,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what)、分析问题(why)、解决问题(how),具有重大的意义;接着,周老师从六个方面界定了“案例”的特点;最后,周老师以自身经验出发,与各位老师分享了进行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法。
图二:周超老师分享
接着,陈永杰老师根据本科生学术科研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进行了主题为“本科调研题目的操作化问题”的分享。陈老师认为,本科生科研题目的产生和发展分为四阶段,首先是以兴趣为导向形成题目的雏形,紧接着将调研题目具体化,然后是调研的联系和实施,最后一步是形成调研报告。接着,陈老师指出各个阶段中本科生常见的问题,如第二阶段中,由于本科生的理论基础还未成熟,提出许多广泛的”描述性”问题,而无法提炼核心的“puzzle”;第三阶段中,定量研究方法使用不科学,使用定性研究方法时无法获取有效资源,遭遇语言不通的问题等。最后,陈老师以自身经验出发分享了三个相应的解决方法,第一,引导学生的选题;第二,帮助学生联系调研资源;第三,研究方法的培养“从严不从宽”,让学生的第一次调研经验是“深刻而不快乐的”。
图三:陈永杰老师分享
陈琤老师则从目的出发,进行了主题为“本科生从调研中付出什么和获得什么”的分享,期望老师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科研时能更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多为学生的需求考虑。陈老师从今年在东南两校园开设的“城市公用事业发展”课程谈起,在东校园的课程中,以鼓励学生分组进城区调研、邀请专家到课堂点评、更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南校园的课程中,借助小班规模的优势,带领学生到广州地铁建设工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课堂体验。
图四:陈琤老师分享
最后,周燕老师以“吾意独怜才——走进学问的天地中”为主题,介绍了自己如何带领学生走入学术大门的过程。周老师认为,综合性大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寻找到自己的兴趣,只有广泛的涉猎才能提高本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周老师分享道,老师首先要享受自己的课堂,带领学生不断攀登学术的高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受知识的魅力,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本科学生的科研兴趣。
图五:周燕老师分享
四位老师的精彩发言后,朱佳峰、张雪帆、罗斯琦、陈川慜等与老师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收获和观点。叶林副院长和刘泽炀书记进行了总结,学院将在学校现有的教学制度框架下,进一步加大对本科生科研的支持和鼓励,推动学生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图六:参会老师发言
本次教学工作午餐交流会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与会老师纷纷表示通过同事们的经验分享收获颇丰,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自己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科研的方法。今后,“教学工作午餐交流会”还将定期举办,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本科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