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我们第七届IMPA国际学生赴重庆考察

发布人:太阳集团tyc8722

       2018年6月1日到6月3日,我们24名IMPA项目国际学生在韩青诺老师和陶小草的带领下赴重庆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与考察。在此次行程中,国际学生们既参观了网红打卡地李子坝轻轨站、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以及解放碑商业步行街等人文景点,又一睹了武隆仙女山的秀丽景色,实地考察了重庆的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学生们不仅折服于重庆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城市风采,还对重庆的自然美景表示惊叹。

       6月1日,我们一行师生先前往李子坝站乘坐轻轨。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不同于一般的轻轨,它根据重庆山高坡陡道路曲折的地形特征采用了噪声小、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的架空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亦是中国第一次引进的中运量胶轮单轨系统,该系统转弯半径小(150米);爬坡能力强(60‰);采用橡胶轮胎,车辆运行噪音极低(70分贝以下,如钢轮系统则80~90分贝),具有明显的环保特性;独特的架空轨道梁占用道路少(3米),体量轻巧(0.85米×1.5米),透光性佳,可立体绿化。李子坝站是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的一座高架侧式车站,设置于重庆轨道公司物业楼的八楼,车站编号207,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新路与桂花园路交汇处,北临嘉陵江,背靠桂花园路,是重庆唯一的一座楼中站。国际学生纷纷称奇,一方面为轻轨交通的便捷环保,一方面也为楼中站这一别出心裁的设计叫好。之后一行人到达了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它拥有2300年历史,兼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以其厚重的巴渝传统建筑特色和独特的民俗风貌而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晚上,师生们便自由漫步于重庆解放碑商业步行街,解放碑步行街是1997年,重庆市、渝中区政府投资3000万元,以解放碑(抗战胜利记功碑)为中心将解放碑大十字地区(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的共2.24万平方米面积)改造而成的中国西部第一条商业步行街——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师生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在重庆考察的第一天。

师生们在李子坝站乘坐轻轨并合影留念

       6月2日,早餐后,师生一行人乘车约三个小时后到达重庆市郊的武隆仙女山。在用过午餐后,一同游览世界地质奇观的——“天坑三桥”。 天坑三桥位于重庆市的武隆区城东南20公里处,是重庆5A景点,武隆至仙女山高速水泥标美路旁,距南国草原仙女山约15公里,距天下第一洞芙蓉洞仅30公里,是全国罕见的地质奇观生态型旅游区。景区内游览路线从崖壁到谷底共5公里,以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天生三座规模庞大,气势磅礴的石拱桥称奇于世,三桥平均高200米以上,桥面宽约100米,在距离仅1.2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如此庞大的三座天生桥实属国内罕见。在如此奇景面前,中外师生们都不禁发出阵阵赞叹声,大赞中国的秀丽山水。随后又乘车前往同样颇具特色的集喀斯特地貌于一体的地下峡谷景观——“龙水峡地缝”, 地缝中老树藤萝盘绕,泉水流瀑挂壁险峻幽深,怪石峥嵘,明涧湍急,师生们又再度折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集喀斯特地貌于一体的地下峡谷景观

        在旅程的最后一天,用过早餐后师生们便收拾行囊准备乘车前往参观“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又名重庆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与重庆人民大礼堂正对。重庆三峡博物馆分壮丽三峡、远古巴渝、抗战岁月、城市之路等四个展区。其中,壮丽三峡展区以造化三峡、山水之间、三峡风流、永远的三峡等四个单元分别讲述了三峡几十亿年来的海相沉积和陆相沉积后形成的奇特地貌和山川形胜,三峡人人在特殊自然环境中形成的独特的文明,三峡绚烂多彩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和流传千古的瑰丽诗篇以及描绘宏伟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歌颂了三峡精神。远古巴渝和抗战岁月则分别讲述了巴渝地区三千年文化的根源以及抗战时期的重庆精神。最后的城市之路单元则讲述了重庆在过往一百年间面临的若干机遇与发展,赞扬了对重庆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集中展示了重庆直辖后的迷人风采。参观完博物馆后,师生们启程前往此行的最后一站——千年古镇“磁器口”,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磁器口古镇蕴含丰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各具特色。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赞誉为“小重庆”。游览完磁器口后,师生们充分领略了重庆的城市魅力,他们对重庆的喜爱溢于言表,每个人都止不住笑颜,但随着行程的告终,又不得不向重庆告别,这无疑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考察。

师生们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广场上合影留念